序号
|
预览
|
时间/地点/图片
|
图片标题/内容
|
1
|
|
上传自:
2022-04-16 18:51
地点:
甘霖镇
图片数:
3/3
|
穿越4条断层带,金甬铁路绍兴段最长隧道贯通
记者张亮宗通讯员薛德会(通讯员只挂名) 4月16日,由中铁二局四公司承建的金甬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东梅村隧道,比原计划提前31天安全顺利贯通,至此,该项目段范围内的6座隧道工程已全部贯通,标志着项目施工取得阶段性突破,为项目决胜收官打牢基础。 据悉,东梅村隧道位于浙江省绍兴市嵊州市境内,隧道全长3184.95m,是项目段范围内最长隧道,也是项目控制性工程之一。该隧道为剥蚀丘陵区,地质情况复杂,地表水水系发达。
|
2
|
|
上传自:
2022-04-15 19:35
地点:
鹿山街道
图片数:
3/5
|
绍兴多地樱桃开始采摘上市
四月朱樱乍熟,甘露一般清味。4月15日,绍兴开春后的第一种水果——樱桃,开始在嵊州市鹿山街道雅致村采摘上市。 图为4月15日,嵊州市鹿山街道雅致村采摘樱桃的现场。 越牛记者张亮宗摄
|
3
|
|
上传自:
2022-04-10 19:11
地点:
鹿山街道
图片数:
3/5
|
亿株菜苗供应农户
4月9日,嵊州市普惠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社50多个品种100万株育好的蔬菜秧苗正供应社员种植,该联合社采用基地十社员(农户)的模式,统一育种和技术指导,节省种管成本,推进了农民致富。
|
4
|
|
上传自:
2022-04-08 22:26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3/3
|
耕读园里变农场 自留地上种庄稼
耕读园里变农场 自留地上种庄稼 4月8日,嵊州市崇仁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们在校园的耕读园农场里,蚕豆正开花,麦子正拨节,学生们锄草捉虫,尽情体验劳动的乐趣。 嵊州市崇仁古镇是一座美丽的江南古镇,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对培育孩子最具特色的“镇训”是“耕读传家”。为传承这一基因,崇仁镇中心小学把原来占地2 亩的耕读园,创建成为耕读园农场,分配给18个班级,成为“自留地”,划片种植农作物,同时开展收获与晒比活动。 学校分给班级的自留地,班主任是第一责任人,为公平参赛,学校后勤部门做好种子、农资的统一采购工作。同时设置了“春天的播种节”、“秋冬的收获节”、“劳动成果分享会”、“爱心义卖”等活动,作为晒比活动的载体,引来全校师生的共同关注。 记者张亮宗通讯员姚小兰摄
|
5
|
|
上传自:
2022-04-07 19:43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7/8
|
“三门”同守防疫情
防疫封控大数 卡口值勤昼夜守 绍兴一地“三门”同守防疫情 4月7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嵊州市采用 “大门”、“ 中门”、“小门”值守的做法,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为推进大数据影像助力防控疫情,嵊州市公安局与自然资源与规划局,早就联合编绘了200多幅防疫封控卡口“大门”、“ 中门”、村社影像图,做好了大数据影像在防疫时期的准备工作。 防疫封控卡口“大门”、“ 中门”具体到出入的主要道路,如该市高速公路,连接其他县市区的国、省道和航道都是“大门”的范围,大门卡口共计70多处,中门卡口为120多处。 该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参与编绘的负责任人告诉记者,该市防疫封控卡口“大门”“ 中门”等影像图,大大方便了防控管理,成为有关部门网络智能管理的依据,特别是在疫情防控调查方面,指挥管理更加方便。 另据悉,嵊州市从4月6日起对全市境内的社居“小门”开始昼夜值班,严格按照防疫工作流程规范操作,体温检测、人员登记、健康码行程码检查、提醒大家要互相督促,积极配合疫情防控工作。
|
6
|
|
上传自:
2022-04-03 18:50
地点:
浦口街道
图片数:
7/8
|
献上鲜花 缅怀先烈
4月3日,各界市民代表在嵊州市浦口街道东坂庄烈士陵园,向长眠在这里的39位革命烈士献上鲜花,缅怀先烈精神。 记者张亮宗摄
|
7
|
|
上传自:
2022-03-25 10:10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3/3
|
绍兴修缮一清代碑亭
3月24日,在嵊州市剡湖街道大璋村大湾村自然村,修缮人员正对大湾碑亭顶部修补檐角,用青石板制作精细的瓦陇。 嵊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经过专家研究,认为大湾碑亭破损严重,修缮刻不容缓。随后,该中心与剡湖街道办事处共同出资20万元左右,启动修缮。 据了解,大湾碑亭为清代中晚期建筑 ,占地面积 3.72平方米,为四柱方形石结构歇山顶建筑,正脊穿花,两端雕刻龙吻兽,屋面青石板镌刻出瓦陇,檐高3.10米。 该市文物专家表示,该碑亭额枋两头有浮雕开口龙首,中间嵌石匾,东面刻有“嶀山并峙”,西面镌刻“荣褒苦节”,南面“松柏注”,北面“铁石心”,同时北侧镌刻有柱联:“抚二三岁遗孤俾之成立,十九年贞节完厥初终”,是一座贞节碑亭,对嵊州古代石雕建筑与人文历史研究有较大的文物价值。 记者张亮宗
|
8
|
|
上传自:
2022-03-24 19:43
地点:
三界镇
图片数:
4/4
|
绘画新农村 了解新景象
3月24日,嵊州市三界中学为活跃校园文化气氛,弘扬民族文化,推进“双减”落到实处,促进学生书画艺术素质的提升和发展,专门按排美术社团的高中学生在校园周边10多个行政村进行村貌绘画,了解新时期农村新景象。
|
9
|
|
上传自:
2022-03-20 20:01
地点:
金庭镇
图片数:
5/6
|
绍兴,还有漫山遍野的“雪”色美景
漫山遍野的“雪”色美景 “桃花争红色空深,李花浅白开自好。”3月20日,嵊州市金庭镇的桃形李花开正艳,成了许多市民的打卡地。 这几天,嵊州市金庭镇有2万多亩桃形李基地,桃形李花已进入最佳的观赏期,引来各地游客赏花观景。
|
10
|
|
上传自:
2022-03-18 20:01
地点:
金庭镇
图片数:
5/5
|
金甬铁路初现雄姿
金甬铁路初现雄姿 3月18日,金甬铁路(嵊州金庭段)长度为1.7公里的特大桥完工。该路段为先期开工路段,从2016年12月起由中铁十四局集团承建,经过5年多的建设,全路段22公里,已完成基础工程的90%,初现雄姿。 据了解,内正在建设的金(金华)甬(宁波)铁路,是我国境内第一条连接金华市至宁波市的国铁Ⅰ级铁路,也是贯彻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重要工程, 是宁波舟山港便捷的战略疏港通道、区际快速通道和长三角内部城际铁路。 金甬铁路设计的行车速度160千米/小时,由义乌站至云龙站,全线沿途共设置9个车站,其中奉化站、云龙站为既有改建车站,苏溪站为新建站,虎鹿站为预留站。 记者 张亮宗 摄
|
11
|
|
上传自:
2022-03-15 19:45
地点:
三界镇
图片数:
5/6
|
采茶用上机器人
3.16上午,位于嵊州市三界镇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中茶所)基地里,科研人员一按遥控按钮,机器人就开始采摘鲜茶叶。 浙江理工大学现场调试负责人贾江鸣告诉记者,这是第三代名优茶采摘机器人,是由中茶所、浙江大学和浙江理工大学牵头的3项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课题之一。此前一天,项目团队已对机器人进行过调试和无人机光谱信息采集等工作。 “嵊州市共有21万亩茶园,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发展和劳动力成本不断提高,茶产业的用工矛盾较为突出,其中采摘用工占茶园用工的一半以上。因此,应用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研发出替代采摘劳动用工机器人,对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和乡村振兴意义重大。”中茶所嵊州基地负责人章剑扬表示,目前已有一些企业对该项技术表达了合作意向。 贾江鸣介绍,3年前,3家项目团队联合攻关“智慧茶园”“智能采摘”和“智能耕作”等一系列“卡脖子”核心技术装备难题,在中茶所嵊州实验基地率先构建“数字茶业”生产新模式。如今第三代采茶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深度学习识别茶叶嫩梢,高精度3D相机定位茶叶嫩梢空间位置,快速低惯量机械臂带动柔性低损采摘末端快速采摘茶叶嫩梢,可大大缓解采摘用工问题。 “目前,这一技术正在基地341亩茶园中试推广,基地有望成为国内首批智慧茶园。”章剑扬表示,未来等技术完全成熟,将会在嵊州大面积推广。
|
12
|
|
上传自:
2022-03-14 16:49
地点:
嵊州市
图片数:
3/4
|
迎亚运 提升绍兴路域环境“颜值”
近日,甬金高速嵊新公司对辖区内200座桥梁、158道涵洞,逐一开展全方位细致排查,对桥下空间易燃物、建筑材料、土方石材、稻草、轮胎皮等堆积情况进行分类梳理,对发现擅自种养农作物、家禽,予以铲除;对违规搭建场地进行拆除;对违法占用桥下空间的予以清除,目前已完成30000㎡堆积物清理。 近期,我市交通部门贯彻落实全省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以迎亚运为契机,全面提升路域环境。(记者 梁永锋 通讯员 马美丽 摄)
|
13
|
|
上传自:
2022-03-13 18:59
地点:
三江街道
图片数:
4/6
|
春日城市美
春日城市美 3月13日,嵊州市城南官河路上玉兰花开的靓丽风景。嵊州城南是该市现代城市的窗口,官河路城南直接连接新昌县,春日的美丽风景展示了城市的形象。记者张亮宗摄
|
14
|
|
上传自:
2022-03-10 09:00
地点:
仙岩镇
图片数:
1/1
|
康庄大道现美景
3月8日,嵊州市仙岩镇乡村公路上拍摄的云海风景。 嵊州市仙岩镇投入4000余万元,对高海拨乡村公路进行拓宽改造,不仅方便了多个高山村群众的出行,也吸引了游客观赏高山风光,促进高山茶叶的销售、生态旅游的开发,振兴乡村经济,推动了绿色发展 。 记者张亮宗摄
|
15
|
|
上传自:
2022-03-06 19:21
地点:
下王镇
图片数:
3/4
|
绍兴有这群村嫂:创业创新 提升文明
3月6日,嵊州村嫂发源地下王镇,在石溪村举行了村嫂组建8周年纪念日活动,嵊州小吃协会派出多位高级面点师,现场传授小笼包制作技术,帮助当地村嫂提升小吃制作水平,推进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 下王镇的村嫂队在嵊州大地打响了“嵊州村嫂”的文明品牌,成为一道独特城市风景。
|
16
|
|
上传自:
2022-03-05 21:28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6/6
|
“雷锋”进乡村助力乡村美
“雷锋”进乡村助力乡村美 青春正当时,志愿我先行。3月5日,嵊州市剡城中学城东校区组建“助耕”、“环保”两支学雷锋志愿队,前往革命老区村剡湖街道沙园村,开展“青春志愿行助力乡村美”主题团日活动。
|
17
|
|
上传自:
2022-03-05 20:17
地点:
鹿山街道
图片数:
2/5
|
学雷锋“数智化”防溺水进校园
3月4日,在该市实验中学,嵊州市红十字救援队与该市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团委联合组织的首场学雷锋“数智化”防溺水进校园活动,全面提升学生溺水防患与急救技能。 据悉,“数智化”防溺水是2021年度浙江省公益创投比赛中的铜牌项目,仅2021年间,在嵊州境内已挽救30余人的生命。今后,学雷锋“数智化”防溺水进校园活动将在该市校园进行巡回开展。 图为3月4,学雷锋“数智化”防溺水进校园活动的现场。越牛记者张亮宗摄
|
18
|
|
上传自:
2022-02-23 20:48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3/3
|
铲雪除冰保交通
2月22日晚上开始,嵊州山区再次迎来大范围降雪,辖区内各干线公路出现不同程度受阻。嵊州市交通运输局组织20多名应急抢险人员和机械设施,从2月23日早晨6时开始,前往王(坛)崇(仁)线全力清除道路积雪,保障道路安全畅通。 王崇线是连接嵊州市崇仁镇和柯桥区王坛镇的一条干道,截止到上午11点,该线积雪路段已经清除完毕,恢复通畅。 除该路段外,从2 月23日凌晨4时开始,嵊州市交通运输局还组织人员对绍甘线积雪路段进行铲雪处理,对沿线倒伏竹子树木进行清理,部分弯道路段撒盐处理,经过几轮的铲雪,全线已通行正常。 记者张亮宗 通讯员郑佳佳(通讯员只挂名)
|
19
|
|
上传自:
2022-02-22 19:51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4/5
|
应对冰雪天 帮忙售雷笋
2月22日,为应对冰雪降温,嵊州蔬菜销售人员对崇仁镇已经投产的万亩雷笋园,采用提前挖掘雷笋,上市销售,减少经济损失。
|
20
|
|
上传自:
2022-02-22 19:36
地点:
三界镇
图片数:
6/6
|
千亩大棚闭棚门 抗寒保暧稳生产
2月22日,为应对冰雪降温,我市农业、气象等部门紧急发布雨雪降温预告,提醒广大农户加强防范,重点做好设施大棚加固除雪和茶叶等农作物保温防冻工作。
|
21
|
|
上传自:
2022-02-20 22:48
地点:
仙岩镇
图片数:
2/4
|
|
22
|
|
上传自:
2022-02-20 22:44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5/6
|
嵊州一父亲抗癌四载,带病助力儿子读完高中
嵊州一父亲抗癌四载,带病助力儿子读完高中 2月19日,嵊州市老顽童年志愿者服务队的20多名志愿者,走进嵊州市剡湖街道大璋村后璋自然村的丁航军家里,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还动手包起了饺子,为这个特殊的家庭补年夜饭。
|
23
|
|
上传自:
2022-02-18 13:47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1/1
|
|
24
|
|
上传自:
2022-02-15 18:16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2/5
|
高铁穿梅林 风景更靓丽
2月15日,嵊州市剡湖街道碑山村,上百亩大青梅园梅花盛开,远处急速行驶的高铁,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
|
25
|
|
上传自:
2022-02-13 21:49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10/10
|
乡村文化闹元宵
2月12日,嵊州市剡湖街道沙园村的大禹舞龙队举行乡村文化闹元宵活动,现场有舞龙、舞狮、铁棉花等多项非遗节目展示,喜庆元宵节。记者张亮宗摄
|
26
|
|
上传自:
2022-02-12 00:15
地点:
嵊州市
图片数:
3/3
|
“龙游”剡城内外,“舞动”乡村振兴!
“龙游”剡城内外,“舞动”乡村振兴! 嵊州市剡湖街道沙园村的大禹舞龙队,曾上过央视,参加各种文艺比赛,短短6 年间,经过该舞龙队全体成员的努力,还为沙园村争得了全国文化建设魅力村等过10多块全国、省、市的奖牌,是新时期里一支文化引领,推动乡村振兴的团队。
|
27
|
|
上传自:
2022-02-10 19:23
地点:
鹿山街道
图片数:
3/3
|
绍兴 千名大学生 踊跃来当兵
2月10日是我市各区、市(县)春季征兵上站体检的第一天,记者从绍兴市征兵办公室获悉,今年春季征兵,我市报名参军的适龄大学生已超过千人,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热情高涨。 记者张亮宗摄 通讯员龚钖烊
|
28
|
|
上传自:
2022-02-10 19:03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5/6
|
强化经营自律 保障食品安全
在元宵节来临之际,为保障我市群众过上欢乐祥和的节日,我市各地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执法人员积极开展元宵节食品安全检查,确保群众节日期间的食品安全。 此次检查主要以元宵节畅销的元宵、汤圆、熟食等为重点检查内容,检查范围包括超市、食品店、农贸市场,重点检查经营主体的进货渠道,严格审查供货商的生产经营资格,督促经营主体履行进货查验制度,强化经营者的自律行为,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障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
29
|
|
上传自:
2022-02-09 19:18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4/5
|
毛笋冬出 科技富农
2月9日,在嵊州市崇仁镇富竹村“冬季毛笋”覆盖示范基地内,村民们开挖鲜毛笋。 据了解,毛笋一般春季才出笋,科技人员通过砻糠覆盖、肥水管理,使毛笋实现春笋冬出,反季节上市成了当地蔬菜市场的“香饽饽”,仅批发价格达到每公斤120元以上,是同期雷笋的5倍。 据了解,嵊州市崇仁镇富竹村还是省级首批兴林富民示范村,供应鲜食竹笋为主导产业的专业村,现有竹园面积3500多亩,其中雷竹笋面积2000多亩,毛竹笋面积约1500亩。该村先后被评为绍兴市级绿林竹海观光园、全国现代产业示范村,国家级森林乡村。
|
30
|
|
上传自:
2022-02-08 22:05
地点:
金庭镇
图片数:
3/5
|
学北京冬奥精神 展绍兴舞狮风采
2月8日下午,为助力北京冬奥会,学习冬奥精神,展示绍兴舞狮的风采,嵊州市金庭镇的舞狮人员,在该镇东坑村董家彦自然村表演舞狮。 在现场,一红一黄两组舞狮人员,穿戴舞狮道具,摆动憨态可掬的形态、展示轻快灵巧的动作,全然没有雪地的阻碍,展示了绍兴舞狮技能与风采。 记者张亮宗摄
|
31
|
|
上传自:
2022-02-08 21:55
地点:
石璜镇
图片数:
4/4
|
石璜镇西白山村星空露营基地雪景
别处雪景已退去,而嵊州白雁坑的雪景,还是十分吸引自驾车前来观光. 嵊州市石璜镇是当地有名的花木之乡,生态环境首屈一指,是当地开发旅游产业的优势资源。该镇镇长李梦爽表示,冰雪风景的观看只是短短的几天时间,从长远发展来看,该镇将以生态资源为抓手,启动“生态+地质+文旅”的新样板,把茶园、香榧园等生态资源进行整合,使“美丽经济”成为全域旅游、创新发展的富民经济。
|
32
|
|
上传自:
2022-02-07 15:16
地点:
三界镇
图片数:
4/6
|
电力助科研 早茶防霜冻
2月7日是上班第一天,国网浙江省嵊州市供电公司高度重视农业科研单位用电,到中国农科院茶叶所位于嵊州市三界镇的茶叶综合实验基地,检查维修早春茶品种茶叶防冻设施,助力茶叶科研工作。 记者张亮宗摄
|
33
|
|
上传自:
2022-02-05 21:00
地点:
石璜镇
图片数:
5/5
|
雪景美呆了!
2月5日,雪后放晴,在绍兴市第一高山峰的西白山顶,到处白雪皑皑,银装素裹。 据了解,绍兴市西白山主峰位于嵊州市石磺镇境内,海拔1096米,是绍兴市最高山峰
|
34
|
|
上传自:
2022-02-05 09:36
地点:
剡湖街道
图片数:
3/3
|
|
35
|
|
上传自:
2022-02-04 13:17
地点:
嵊州市
图片数:
6/6
|
立春日,鲜茧“走”下生产线
立春日,鲜茧“走”下生产线 2月4日是立春,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全封闭智能车间里人们正在检查当日产出的鲜茧质量。 2月4日,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全封闭智能车间里,经过30天生长,20吨白色鲜茧 “走”下生产线。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桑养蚕的国家,5000多年来,蚕农一直保持着靠天吃饭的传统生产模式。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实施的工厂化养蚕,则是将蚕卵放在无菌恒温环境里,通过喂食人工饲料完成生长周期,不再需要新鲜桑叶,也彻底摆脱了养蚕对季节、气候的依赖,目前每天可实现滚动生产。
|
36
|
|
上传自:
2022-01-30 21:41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7/7
|
昼夜除雪
1月29日至1月30日凌晨,嵊州交通部门联合省交投集团顺畅公司对嵊市域内所有国省道开展不间断巡查,对省道绍甘线丰田岭段进行除雪保畅,及时清理倒伏毛竹,喷洒融雪剂,全力保障公路通行安全,同时投入30余人的党员突击队,专业作业机械8台,昼夜除雪,确保道路畅通。 记者张亮宗,通讯员邵俊摄(通迅员只挂名
|
37
|
|
上传自:
2022-01-30 19:58
地点:
贵门乡
图片数:
20/20
|
图片故事:绍兴海拔最高的派出所
1月30日一大早,在嵊州市贵门派出所,民警吴胜超用扫把清理警车上的积雪,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 贵门乡位于嵊州市西南,乡域面积138.9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8000余户,20000余人。2021年下半年,贵门派出所正式完成建设,春节期间,民警吴胜超将和他的同事们一起坚守岗位,确保村民们能过上一个幸福祥和的春节。 记者 章斌 摄
|
38
|
|
上传自:
2022-01-30 19:41
地点:
石璜镇
图片数:
8/9
|
“闻雪而动”保供电
1月30日,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组织共产党员服务队爬上海拨1000多米的西白山,在零下10多摄氏度的高海拔山区,冒着风雪巡线路,加紧对历史覆冰供电导线隐患排查,保障群众新春用电。
|
39
|
|
上传自:
2022-01-29 18:57
地点:
浦口街道
图片数:
3/4
|
乡村捕大鱼
1月29日,嵊州市浦口街道一水库捕鱼现场。在乡村,人们把捕过年鱼当成岁末的一件大事,年年有鱼,过年捕大鱼,成为水库和山塘的一道风景。
|
40
|
|
上传自:
2022-01-29 18:55
地点:
崇仁镇
图片数:
3/3
|
雪中电力 踏雪巡逻保供应
1月29日下午4时,在嵊州市崇仁镇岭头山村,国网嵊州市供电公司员工正在雪中进行线路巡逻,确保电力正常供应。 记者张亮宗摄
|